作者:紅餐網 時間:2023-11-01 08:54:47 瀏覽次數:
面對川菜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市場現狀,有品牌正通過調整產品矩陣、重塑品牌定位等方式,突破規模化發展難題。
作為一個在全國有著強大存在感的菜系,川菜一直處于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尷尬境地。除了火鍋、串串等以外,川菜在全國范圍并沒有太多勢能強大的正餐品牌。
在此背景下,部分川菜品牌開始通過調整產品矩陣、重塑品牌定位等方式,實現規模化、品牌化,打破川菜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現狀。
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川菜,迎來破局者
提到川菜,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兩個字:麻辣。
早年,不少川菜館正是以麻辣為特色打造門店,“麻辣”口味的川菜單品也因此走向全國,比如毛血旺、水煮肉片、辣子雞等。隨著川渝火鍋、串串香等品類在全國大規模鋪開,進一步加深了川菜只有麻辣的刻板印象。
不少從業者表示,這種刻板印象,其實影響了川菜的發展,很多消費者只在想吃麻辣口味的菜時,才會選擇川菜,同時還會認為不辣的川菜就是“不正宗”。
如今飲食健康風潮席卷之下,重油、重辣的川菜又常常被認為不夠健康,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川菜的復購。
川菜面臨的困境不止于此,長期以來,川菜處于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境地。
說到這里,會有人疑問,火鍋、串串、酸菜魚等不是“川菜”代表嗎?但除了這些,川菜正餐并沒有太多強勢品牌出現。今年發布的“2023年度餐飲品牌力百強”榜單中,共有25個中式正餐品牌上榜,但從細分菜系的維度來看,川菜正餐品牌僅有2個。
不同于火鍋、串串這些標準化程度高、易復制的品類,不少川菜菜品對“人”的依賴性較大,這也導致川菜品牌的規模化程度不高,主營川菜正餐的品牌門店數超過100家的并不多。
長期以來大眾對川菜的刻板印象、消費趨勢的變化以及不少川菜菜品較難標準化,讓川菜陷入了“有菜系無品牌”的困境。
眼下,部分川菜品牌正通過調整產品矩陣、重塑品牌定位等方式,實現規模化、品牌化。
比如,一些主打精致餐飲的川菜餐廳以“全球食材、川菜做法”的方式,重點發力產品升級。
一些立足大眾餐飲的川菜品牌,通過提升標準化能力和打造個性化產品,在產品、品牌上不斷突破,提升門店可復制性。
椒愛水煮魚川菜便是其中代表。椒愛通過“單品+菜系”的模式,聚焦“水煮魚”大單品,融合川菜菜品,已成為川菜水煮魚品類頭部品牌。
“單品+菜系”,
5年打造細分品類頭部品牌
目前不少川菜品牌都采用“單品+菜系”模式,比如肖四女樂山蹺腳牛肉、石灰石燒雞公、皇天椒水煮肉片等等,椒愛是如何做的?
在單品打造上,椒愛的招牌菜并非傳統川式的沸騰水煮魚,而是改良創新的“椒鹽水煮魚”——先使用秘制椒鹽,搭配四川辣椒和花椒,再采用川菜傳統的沸騰水煮魚烹調技法,將椒鹽的醇香和水煮魚的鮮嫩結合。
憑借這道“椒鹽水煮魚”,椒愛打造了品牌的鮮明記憶點,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。今年9月,椒愛獲得了知名專業咨詢機構“CIC灼識咨詢”頒布的“椒鹽水煮魚首創者”的認證。
專注“水煮魚”單品的同時,椒愛也強調其川菜屬性,推出了一系列川菜特色菜品,如酸菜魚、饞嘴跳跳蛙、辣子雞、椒麻棒棒雞、麻婆豆腐等。每道菜品都有獨特的口感和特點,滿足了不同地區、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。
“只有做到品類或者行業頭部才有更好發展。”椒愛創始人于洋直言,“單品+菜系”模式,是從品牌發展空間角度考量。
于洋表示,在品牌創立之初,水煮魚品類有很好的市場空間,認知度高、復購率高。再加上川菜品類,能撬開更大的消費市場。
從單品出發,椒愛避免了過于雜亂和泛化的經營,能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,提供專業精致的產品,同時也有利于打造穩定的供應鏈穩定,助力品牌快速擴張。
不過隨著市場走向飽和,產品太單一會讓受眾群體受限。近兩年,不少頭部品牌都在做“單品+”,以滿足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。
“加上一個大品類,對客群拓展會更有幫助,品牌未來發展也更不受限。”于洋如是說道。
成立至今5年,椒愛已經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陽、大連等50多個城市擁有150多家門店。
前不久,椒愛還被CIC灼識咨詢機構認證為“全國水煮魚門店數量第一”,是名副其實的川菜水煮魚賽道頭部品牌。
味供應鏈+在地化策略,
明年門店預計突破300家
2018年,椒愛在沈陽開出第一家門店,站穩北方市場后,逐漸向華中、華南、華北等區域布局。
不過,特色菜系在全國化擴張中,面臨的共同難題就是如何在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口味與菜系本身的“正宗”中間尋找平衡。
5年時間門店覆蓋了全國50余座城市,超200萬會員用戶,椒愛如何保證川菜口味的同時,獲得各地消費者認可的呢?
“正宗或者說傳統口味的川菜未必適合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口味,所以我們要在保證正宗的同時,不斷創新、探索和融合新的味型,以滿足不同區域的顧客。”于洋表示,這樣既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,又能推動川菜在不同地區的傳播和發展。
做好本地特色,好吃才是根本。椒愛采用正宗的原產地食材,同時挑選門店所在地消費市場比較受歡迎的川菜菜品,做產品組合的優化調整。
在食材選擇上,椒愛非常嚴格,堅持“原產地食材+食材新鮮不過夜”,確保食品安全和產品高品質。椒愛的水煮魚選用少刺鮮活的黑魚,當日現殺,油也是一次性用油。
于洋說,在椒愛,做產品研發的都是四川師傅,合作的也是四川供應鏈企業。目前,椒愛的花椒、辣椒、大米等食材,都是原產地直供。
作為創始人,于洋也會親自去原產地,考察合作的供應商伙伴。目前椒愛的門店體量,大量集中的原料采購,也會帶來不小的價格優勢。
以花椒為例,椒愛的采購團隊多次深入四川考察,最終選擇了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的花椒。
漢源被譽為“中國花椒之鄉”,地處四川盆地西緣,是經典的低緯度、高海拔山區農業大縣。漢源花椒也因此擁有“色澤丹紅,顆粒中小,芳香油重,醇麻純香”等特色。
據史料記載,漢源花椒被稱為“貢椒”,自唐代元和年間就被列為貢品,長達一千余年,創造了中國歷史上進貢物品時間最長紀錄。如此高品質的花椒,更能鑄就水煮魚的“麻辣”“鮮香”的川式風味。
來自原產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保證了川菜的正宗口味,而在產品設計上椒愛則根據不同消費市場因地制宜。
一方面,相較于大部分川菜品牌,椒愛的產品矩陣設計非常精簡,SKU控制得比較少。優化SKU對椒愛的發展有很多好處,比如采購成本降低,后廚效率提高,產品更聚焦,還能幫助椒愛更專注于核心產品的研發和生產,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。
另一方面,進入不同地區,椒愛會根據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矩陣的優化調整。于洋表示,椒愛在進入華南市場前,就曾提前調研當地消費者的喜好,根據他們更喜愛的川菜口味做了產品調整。
今年下半年,椒愛預計拓店50家,不斷夯實原有布局,并為進入新城市、新市場打下牢固基礎。
于洋表示,近年來,椒愛一直在探索和開拓南方市場,未來將加強在南方市場的布局,逐步向華南、華中、西北市場擴展,到2024年,椒愛預計全國門店將達到300家。
他還透露,椒愛目前已經制定了開拓海外市場的計劃,未來將積極尋找合作伙伴,探索當地消費者的需求,并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特點量身定制產品和服務。
參加報名電話
133-8115-6916
133-8115-6916
媒體合作QQ
2932564691
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69號院1號樓1-604室 100123
關注微信